上世纪50年代,那个被印上人民币的女拖拉机手,后来怎么样了?
以前的老版人民币和现在不同,上面印的大多都是各个民族同胞们的形象,而且这些人在当时都是有原型的。
就比如1962年4月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壹元券,上面印的那个开着拖拉机的女生,在现实生活中叫梁军,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曾火遍全国。
当时正值国家建设最火热的阶段,优秀的人才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那么这个梁军是如何从一众优秀人物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人民币上的人物形象呢?在被印上人民币之后,她的生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个被戏称为“人民币女郎”的梁军,看她是怎么一点一点将自己“画”在人民币上面的。
出生战火,性格坚强
在被印上人民币之前,梁军的人生其实是非常平凡的。1930年4月,她在黑龙江明水县的一个小村子里诞生了。
适逢战乱,女孩跟父母为了躲日本鬼子,经常东奔西走,还好她从小听话安静,在一家人躲在小坑洞里避开日本军时,她总使能安安静静地,哪怕身上不舒服也不会乱哭。
12岁那年,梁军就被父母许配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彼时抗日战争还未结束,烽火未熄,梁军希望自己能有一天,光明正大地坐在课堂里念书学习。
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她从小在农村长大,耳边经常能听到那些大人说“读书有出息,以后能升大官、赚大钱”。没错,她想当个有出息的人。
于是借此机会,她向婆家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我可以做你家的童养媳,但是你得答应让我上学”。婆家也爽快地答应了,并给她找了一个附近的小学。就这样,梁军在婆家扎下根来,她一边做全家的家务,一边上学,日子过得还算充实。
只不过随着日本鬼子的大肆扫荡,再加上家境贫寒,慢慢地,婆家再也不能支持她去上学。为了生活,梁军辍学在家,靠着给人家收拾菜园、除草、补麻袋,做起了临时工的工作,勉强也够一家人生活。
展开全文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黑龙江成为最早解放的城市,没有战乱困扰,梁军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去畅想未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
于是在1947年,梁军到省政府在德都县创办的萌芽乡村师范学校进行学习,虽然是半工半读,但依旧挡不住她对读书的热情。
梁军学习非常认真,再加上以前有过读书的底子,深得校领导和老师的喜欢,这年冬天,北安那边教人织布,学校就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梁军和另外两个同学,让她们学成后回来做冬衣。
当天,梁军她们三个人就拿着要用的线,连夜到达北安,当时北安有放电影的地方,只要是放松时间,梁军就会跟小伙伴一起去看电影。
那时候我国引进了大批前苏联的电影,都会在固定的地方进行播放。一次梁军和同学看了一场名为《巾帼英雄》的电影,被里面的女主给深深震撼到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女主在和平年代开拖拉机耕地、在战争年代开坦克杀敌的故事。这颠覆了梁军认知中的女性,这时她突然反应过来,原来女性不仅仅能勤俭持家,甚至还能做一名优秀的拖拉机手,甚至是战士。
彼时中国基本上已经快要恢复全面和平,做战士倒是已经不可能了,不过,如果说做一个像女主芭莎一样优秀的拖拉机手,反倒有机会。于是从那时开始,梁军心中便有了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成为一个拖拉机手。
1948年2月,省政府在北安举办了一个拖拉机手的训练班,并且给了梁军所在的萌芽学校三个名额。一听这消息,梁军立刻找到校长高衡,要报名参加训练班。
高衡看着眼前这一个瘦瘦弱弱的女孩子,不禁为难道:“姑娘啊,都是男人开拖拉机,哪有女孩子开拖拉机的呢?而且关键是人家那边不收女孩子。”
一听这话,梁军顿时不乐意了,直接跟校长争辩:“那芭莎也是女的,为什么她能做的我就做不了?别说开拖拉机,我们女的还有上阵杀敌做将军的呢,校长你可别小看我了。”
一番话直接把校长说得哑口无言,最后只能同意她和另外两名男同学一起去参加培训班。
去培训班要走50多公里的路,当时不比现在,有快捷的交通工具,梁军三人都是徒步走过去的,即便有专门拉行李的雪爬犁,他们也还是在路上走了10来多个小时。
到了北安之后,梁军惊奇地发现,全班有70多个人,女生却只有她一个,这让她觉得自己一定要珍惜这个好不容易才得来的机会。于是在课堂上,她专心听老师讲课并记笔记,课下的时候反复进行试验,熟悉拖拉机的操作和一些简单的维修方法。
等到她完全掌握拖拉机的操作方法,并且还能进行简单的维修之后,她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上手操作。
他们训练时用的拖拉机是德国产的轮式拖拉机,专门用于运输,而他们真正要开的拖拉机却是从苏联进口的铁轨式拖拉机,主要作用于开荒。
一开始梁军在操作的过程中,经常因为理论和实践相差太大,从而把握不好方向,以至于她经常会搞错方向,甚至是弄错操作。
每次下来后,老师都会很遗憾地摇头,然后将她弄错的地方指出来,让她回去好好练。为了不让老师失望,梁军经常会挤出休息和吃饭的时间实践练习。最后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她终于能熟练地操控拖拉机了,与此同时,老师也宣布他们正式结业,可以开着拖拉机回去了。
学成回乡,垦荒种粮济前线
是的,当时为了开荒,将北大荒完全变成粮仓,中央从苏联进口了大批拖拉机,梁军他们所谓的训练,其实很大程度上跟实战差不多。
当时省政府拨下来三台拖拉机,梁军和一同前去的同学一起把拖拉机开回乡,为了欢迎他们,乡亲们一早就等在路边,拿着大红花来迎接她。
那时梁军只知道自己是乡里第一个学会开拖拉机的女生,但随着当地报纸报道和记者采访,她才搞清楚,原来自己是全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从黑龙江当地小报到《东北日报》,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的故事慢慢传遍全国,而这时身为女主角的她,正在跟学校商量在哪里开荒会比较好。最后经过商议,学校决定将距离城外有15公里的一处荒地进行改造,建造农场。
说干就干,只是虽然有拖拉机,但却没有开荒犁地用的铁犁,没有铁犁就不能开荒,这下可把梁军给难住了:“咱村里谁家有铁犁吗?没这东西拖拉机耕不了地。”
“咱们村里估计没有,要不你去其他村里看看?”
实在没有办法,梁军只好到隔壁村子去看看,还好当时有一家人院子里还放着当年日本鬼子在侵略期间开拓团用的铁犁,后来战败回国,这东西也被随地扔了。
拿到铁犁后,梁军那叫一个高兴,连忙带着铁犁和吴玉珍跟上垦荒队员。
吴玉珍是梁军收的女徒弟,这也是上面的打算,为了避免拖拉机手数量少,导致垦荒速度下降,地方领导专门挑几个聪明的人,跟着学成回来的拖拉机手学习。
梁军他们的目的地是德都县南区的陆家岗,他们随处找了一个地方,并将这里命名为萌芽岗,做完这些,他们就把拖拉机装备好,然后开始垦荒、种地、盖房。
萌芽岗一片荒芜,除了杂草就是灌木,鲜少有人来。一开始垦荒队的队员到达这里后,用蒿草盖了大小两个窝棚,男生住在稍大的棚子里,两个女生睡在稍小的棚子里。
之后就是开荒,梁军他们的垦荒队每天要开荒75亩,加上晚上的话就是150亩,这在德都县是史无前例的,不仅因为工作量大,更因为晚上工作的难度和危险都很大。
可梁军他们真的做到了,因为任务艰巨,所以他们实行的是歇人不歇机的垦荒机制,他们一共有三辆拖拉机,一辆拖拉机配两个人,轮班工作。白天光线好,视野开阔,由徒弟来垦荒;晚上能见度低,可操作性比较低,一般都会由师父来进行操作。
萌芽岗那个地方到处都是小丘陵,一座挨着一座,走很远都看不到村庄和人烟,除了狼、狐狸、狍子这类常见的野生动物外,最难以忍受的恐怕就是蚊子了。
森林里面的蚊子杀伤力非常大,因为当时的居住条件和设施简陋,没有有效的防蚊措施,只要睡上一晚,保准人浑身是包,痒得人难受不说,一旦抓破,里面的脓水就会流出来,整个人就会又疼又痒的。
除了蚊子,窝棚有时候也让梁军他们又爱又恨,晴天的时候还好点,能遮阳乘凉;一旦下雨,窝棚上的草一旦吸饱了水,就会漏雨,窝棚里铺好的草也会被打湿,然后就会出现外面下着大雨,窝棚里下着小雨的场景。
不仅是生活条件艰苦,他们的伙食也非常简陋,往往是只要挖到什么吃的,就往锅里一煮,然后再放点盐,就成一盘菜了。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垦荒队员第一年垦荒垦出来500垧地,也就是5000亩地,然后是1000垧,到1951年的时候,他们已经垦了2000垧地了。
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梁军也学到了很多,比如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一个当家做主的人了,干什么都不觉得累,也不觉得苦。
甚至在垦荒的过程中,她还钻研出新的耕种方法,那是为了不走空车提高效率所想出来的方法,一共有三种,分别是内翻法、外翻法,以及套翻法,极大地节约了垦荒时间和机器的使用率。
而且他们这种开荒方法,再配上种地,为解放战争的战士们及时提供了粮食,保障前线战士们的物资问题。
相较于第一次开荒的轰轰烈烈,梁军的第二次开荒就显得比较平淡,那是1957年的事情,当时梁军正在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上学,并且已经到了学习的最后阶段,谁知却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改变了她的学习之路。
当时国家农垦部部长王震,找到了这个学校的校党委书记,并跟他说:“你们这一批学生先别急着写论文,你派他们先去密山一趟,指导一下开荒的事。”
梁军他们那个年级一共有152名学生,在到达密山后,被10人一组分在每个农场,跟复转官兵一起,开发建设北大荒。梁军因为开荒能力优秀,被任命为开荒队长,负责指导那些转业官兵的开荒任务,他们用进口的七台大拖拉机,在850农场旁边的云山水库进行垦荒,一共开除了2000多垧地。
第三次开荒的时候,因为梁军经验丰富,开荒过程就相对简单了许多。再加上她已经是和平公社的副社长以及拖拉机站站长,所以轻而易举地就调来5台拖拉机进行垦荒,没几天就弄完了。
对于梁军来说,垦荒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在她下定决心去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后悔过,因此更不要说什么厌弃,不过在这个岗位上呆了十来多年,她还是迎来了分别。
退居垦荒前线,成为“人民币女郎”
1958年1月份,领导将梁军给调到了省农机的研究所,让她走出曾经垦荒的生活,一门心思在研究上面。
一开始梁军搞的是大豆播种,让大豆更高效地播种下去;然后就是水稻电犁,反正是只要是她能想到的问题,都会派人专门来研究。长此以往,使得东北三省走向机械化种植的时代。
后来她兜兜转转绕一圈,先后搞科技管理和农机管理,最后又回到了拖拉机上面。
1963年,哈尔滨成立了农业机械化中心,并将梁军调过去进行专门的管理,进行农业机械化的实验。为了这次实验,国家不仅花大手笔配了45台轮式拖拉机,还弄了30台链式拖拉机。
机器一多,工作起来就更简单,东北三省地广人稀,凭借着其广阔的土地和机械化耕种,很快就有了“东北粮仓”的美称。
正当梁军忙于机械化实验的时候,村里有跟她比较熟的人拿着一张壹元的人民币找到她问:“丫头,你看看这上面的人是不是你啊?”
在人民币的正中间,是一个开着拖拉机的女生,她目光灼灼地望向前方,看着既青春又活力。
“不知道哇!”看着这张画像的第一眼,梁军心中并没有什么波澜,因为在她看来,现在的女拖拉机手那么多,怎么就一定要是自己?
“哎?你这话怎么说?难道你不是全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嘛?”
“我是啊。”对此梁军不可否认,可是见对方这么执着,她只好解释:“但全国的女拖拉机手又不止我一个啊。”
其实这也不是梁军故意否定的,而是她觉得这钱是人民银行发行的,人家银行都没有发声说人民币上的人是谁,自己没必要上赶着对号入座。
本以为这件事很快就过去了,可是没想到随着使用这张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开始来找梁军,甚至到最后还给她取了这么一个“人民币女郎”的称号。
除了梁军本人,似乎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他就是人民币上面的女孩。
但是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吗?
2003年3月的一天,梁军突然收到崔永元所在的节目组的电话,问她是不是人民币上的那个女性拖拉机手的原型。
已经回答过无数次的梁军说:“谁都说人民币上的女孩是我,但是中国的女拖拉机手不止我一个人,怎么就确定是我了?”
“那要怎么证明?”
“你们电视台的人去问问人民银行,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如果官方说是,那么我就是,如果他们说不是,那我就不是。”此时梁军已经73岁,样貌也跟年轻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还得真去找人民银行才能确认。
这时的梁军已经离休很久,除了在家里颐养天年外,就是跟一些领导进行谈话,本来这样也挺好的,直到节目组的电话又打来了。
“梁老,我们跟中央银行那边通过电话了,您就是人民币上的那个女孩的原型。”编导说着,一边将中央电视台的人如何去人民银行询问的过程说了一遍,并邀请梁军参加他们的节目《小崔说事》。
就这样,梁军被邀请并参加了当时的节目,节目结束后,很多记者媒体闻声,纷纷采访她,试图了解她当时是怎么被拍照,做成画像的。
但是梁军哪能知道这些,她只知道1959年的时候,我国造出了第一台拖拉机,并送到了黑龙江。
当时梁军非常高兴,并且在工作人员的邀请下跳上拖拉机进行耕种,虽然梁军擅长使用链式拖拉机,但有过多年开拖拉机经验的她还是能轻易上手,很快就将一块地给翻完了。
毕竟是中国首批拖拉机,其意义非同寻常,因此在梁军操作的时候,附近有很多记者拍照,或许那张印在人民币上的照片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拍下来的。
虽然经过《小崔说事》这个节目,将她的事迹告知全国,但梁军却一直低调做事,一次朋友来她家做客时,看到他们住的房子又旧又破,免不了调侃说道:“人民银行用了你的画像,怎么也得给点补偿吧。”
话虽这么说,但梁军可不是这么想的:“要是没有国家栽培,就没有我的今天,能回报国家我就已经非常高兴了。”
肖像权被利用,坚守初心怒维权
虽然梁军想过太平日子,但一些不良商家却早早就盯上了她的名气和肖像,很多厂家纷纷找她代言产品,甚至还用上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做法。
做这件事的是一家矿泉水厂家,打着请她做公益的名义,把她带到一所学校推销矿泉水,这让梁军大为恼怒,转身就要离开。
可是厂家好不容易把人请来了,哪肯轻易放人走?便劝梁军趁现在名气大好好赚一笔钱:“而且给我们做促销,我们还会给你每个月开工资,发提成。”
这话一出口,让梁军更气愤了:“我是靠共产党培养出来的,我的所有荣誉也只属于共产党,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自此之后,只要是非公益活动,梁军都会想都不想地给推掉,可即使这样,也避免不了一些商家强行利用她的肖像。
2007年9月14日,她的侄子在《晚晴报》上看到一个治疗白内障的药品广告, 直接把她的照片拿来做宣传,这下可把梁军气坏了。
因为她根本没有白内障,也没用过什么“明目贴”,她越想越气,最后导致血压上升,被送进了医院。
血压稳定后,梁军开始调查这件事,她找到了当时拍摄自己照片的邵国良,确认照片只能用在报社内部,然后便找人跟《晚晴报》沟通,可是对方却并不予以理会。
被逼无奈之下,梁军只好找来律师为自己维权,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刊登在报纸上竟然是假药,这让梁军更气愤了,直接将《晚晴报》告上法庭,最后胜诉。
此事之后,梁军前辈便更加关注肖像问题,防止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自己的形象做其他非法行为。
其实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发展,梁军前辈的做法看似非常顽固,但却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的,试问有多少人能向她一样,年轻时为一个梦想而努力,年迈时珍惜羽毛,不为利益所驱使呢?
2020年1月14日13时,梁军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0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