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中国各地市长月薪有多少?相当于多少人民币?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要说哪一类人的生活比较体面呢?很多人觉得应该是军队中的高级将领,政界的高层等军政要员,因为他们手里有权,经济方面的收入自然会高一点,所以生活会过得体面一点,其实并非如此!
根据1933年,南京政府发布了一份《文官官等官俸表》,其中就明确公布了各级公务员的工资标准,要说权力最大的,应该是身为民国总统的蒋介石,但是他的工资每个月仅有800块大洋,跟行政院院长,各部的部长是一样的。
当时除了工资以外,没有额外的补贴的,像什么交通费,取暖费等等乱七八糟的,其实当时,有一个职业非常体面,大学教授,二三十年代是知识分子的黄金年代,政府哪怕饿肚子也不会拖欠这些学者们的薪水的,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翻天覆地的变革中,而在这场变革中,那些知识分子就是推动中国进步的最大希望。
就比如当时的胡适,担任驻美大使期间,他是领双份工资的,一份是基本工资,每个月1000大洋,还有就是职务的补贴,每个月1400大洋,不过他这份工作算是政府机关的外派工作,比较特殊。当时有一位教授叫英千里,他在辅仁大学任教期间,同时还担任了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英国文学课程,三份工他每个月可以领到1000多大洋。
当时很多文人,都同时担任过多座大学的教授,比如像鲁迅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还有厦门大学的教授。当然上述这几位名人都是行业顶层的人物,工资普遍都比较高,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层人员的收入情况。
展开全文
比如说全国各地的市长以及各地中学老师的薪资水平如何?30年代,当时最发达的城市要算广州了,所以在广州老师的薪资水平以及市长的待遇,可以说是全国中层人员平均收入的天花板了。
宋美龄曾经有一位男友,名字叫刘纪文,这个人在陈济棠控制两广期间,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广州市市长,有资料记载,在1932年,他的工资有560元毫洋(旧时广东流通的货币单位),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综合来算,560元毫洋,相当于16,800元人民币左右。
由于广州地区经济普遍比较发达,要比其他地区的市长工资都要高,比如像当时的江西南昌市的市长,每月工资才150大洋,按照物价折算成人民币的话,1万都不到。
而且当时在广州,非常注重教育这个行业,所以当时在广州任职的中学老师,他们的普遍收入也非常高,而且当时广州地区的老师他们不是按照月薪来算的,他们是按照时薪来算的。
当时不管是公家的学校还是民营的,都分为甲乙两种等级,甲级高中时薪不低于8块钱,乙级高中老师的时薪不得低于6块钱,初中甲乙级学校分别不得低于6块钱和4块钱,这是当时市政府和广东的教育厅规定的。
就拿当时广州市的,市立第一中学来说,他是甲级中学,在这个学校任职的老师,初中的每课时拿7块钱,高中的拿9块钱,每个月基本上需要上35课到80课之间。所以,他们这个学校老师最低的工资是245毫洋,最高的720毫洋,根据当时的物价购买力,一毫洋差不多30元人民币左右,所以当时这个学校的老师最低薪资也是7000打底,最高的2万多。所以,只要老师稍微努力一下,工资就远远要比一个市长高很多。
虽然当时广州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其他行业的收入并不太理想,比如卖苦力的人力车夫,他们平均每天只能赚1.6元(毫洋),其中还包括50%的租车费用,换成人民币只有二三十块钱,刚刚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