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一张网”焕新“一座城”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国网天津电力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姿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行动的牵引下,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落实供电服务再提升十项举措,织牢织密绿色出行网络,让电网骨架强起来、营商环境优起来、电车产业兴起来,为京津冀合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夯实能源根基、提供不竭动能。
建好大电网 为协同发展注入动能
人员资质审查、机械维护保养、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计划审查……2月23日,在天津南100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施工现场,天津送变电公司工程项目经理王志强正率领团队紧张准备复工工作。
建成于2016年11月的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是目前天津区域内唯一的特高压变电站,也是华北电网的重要枢纽变电站,对京津冀鲁地区的电力负荷输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年外受电能力可达200亿度,约占目前天津市总用电量的五分之一。
为满足“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地区负荷发展需要,缓解受端负荷中心的供电压力,提高供电安全可靠性,2023年12月12日,国网天津电力开工天津南100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
本期扩建工程将新增2组3000兆伏安主变压器,计划2025年6月建成投产,投产后电能承载、输送能力可提升至原有的2倍,进一步筑牢筑强京津冀地区电网网架,显著提高天津电网外受电能力和受入清洁电力能力,有效融入构建京津冀特高压环网,满足唐承秦地区新增送电通道的需求,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
联结服务网 带动产业项目集聚落地
2月18日,节后复工第一天,国网天津滨海公司工作人员何庆和同事来到华熙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检查设备线路。不久前,他们刚顺利完成华熙生物天津公司三期扩建工程两路电源的送电工作。
“企业抢抓透明质酸市场需求增长的市场机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第三期新规划9700千伏安的用电容量,计划在1月底前实现送电。”华熙生物天津公司电气工程师夏洪坤介绍。
今年1月,国网天津电力发布“全力服务保障‘ 十项行动’电力赋能天津高质量发展”服务举措,提升电力营商服务水平,实行重大项目“项目长”负责制。紧抓电源送电进度的国网天津滨海公司大港供电服务中心负责人马鸿昌介绍,2023年12月,企业递交报装申请。通过分析研判,现有为企业供电的3路电源线无法满足企业扩建增产带来的用电需求。因此,他们主动新建2条电缆线路为其供电。
“我们还为企业安装了分路监测装置等设备,可以为企业提供负荷监测、安全用电分析等技术支撑,帮助企业提升用能水平。”马鸿昌介绍。
织密充电网 加速形成绿色交通圈
聚焦到国网天津电力运营的充电网,武清城市综合示范充电站、天津津门湖综合充电服务中心、滨海新区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这3座部署在京、津、滨关键节点的充电站,为唱响京津“双城记”输送绿色动能。
在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一张“源网荷储”交直流绿色微能源网稳定运行,2023年,该站累计充换电量达594万千瓦时,日均服务650车次,日充电记录突破3.07万千瓦时,充换电量、充换电次数在天津市公共充电站中均排名第一。国内首座“近零碳”充电站标杆示范作用凸显。
国网天津电力将津门湖充电站的高速直流、低碳运营等新技术应用推广至滨海新区于家堡,先行先试兆瓦级新型变充一体化电源设备,建成天津滨海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聚焦交通枢纽、商业广场及周边10余个居民住宅区充电需求,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共设有77个充电车位,其中布局51个直流充电车位、23个交流充电车位、3个V2G充放电车位,满足不同车主个性化充电需求。
在距离于家堡“双碳”创新充电站西北80公里的武清区威尼都,投运一年的武清城市综合充电示范站,一体化“无人值守、无感充电”的服务模式,每天迎接自京津冀消费人群驻车充电。自投运以来,该站累计充电量超102万千瓦时,约为5万车次提供服务。
向乡村延伸的充电网络,给予了“新市民”选择电车的信心与底气。“我们镇上就有11座充电站、69台充电桩,充足的电力供应和优质的网格服务让电动汽车在村里越来越普及。”天津市宁河区潘庄镇潘庄村党支部书记杨秋月说。通过国网天津宁河公司的努力,天津市宁河区已实现公用充电站的乡镇全覆盖。
放眼全市,国网天津电力已在各村镇累计建成879座公共充电站,形成了城市核心区0.9千米、市区3千米、郊区5千米的“0.9、3、5”充电服务圈,助力京津冀主要城市间加速形成绿色交通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