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支持虚拟资产生态圈发展

Connor 欧意中国官网 2024-03-25 78 0

3月1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宣布推出稳定币发行人“沙盒”。金管局希望通过“沙盒”,向有意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的机构传达监管期望,并通过提供稳健而透明的监管环境,鼓励金融创新。

香港金管局表示,申请者须有在香港发展稳定币发行业务的真实意愿和合理计划,而参与者在“沙盒”下的拟议运作会在有限范围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金管局会仔细考虑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相关监管制度的落实,支持香港虚拟资产生态圈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沙盒”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渠道让金管局与业界就拟议监管制度交换意见,有助于金管局制定切合目的和风险为本的监管要求,对推动稳定币发行业务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发展至关重要。

何为“沙盒”

“沙盒”(sandbox)是近年新兴的金融监管用语,尤其是在金融科技领域。应用在金融科技领域,“沙盒”主要指监管机构容许金融机构在推出新服务和产品前,在风险可控和规模较小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并收集数据和用户意见,从而加快相关产品及服务推出的时间,并确保服务及产品符合监管要求。

事实上,香港金管局已推出“金融科技监管沙盒”,并根据所得的经验与内地和澳门监管机构类似的金融科技监管工具进行联网对接,推动跨境金融科技项目的发展。金管局的最新举措则是近日刚宣布的批发层面央行数码货币(wCBDC)的“沙盒”。

稳定币发行人“沙盒”亦沿用类似的概念。在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落实前,香港金管局可以透过“沙盒”,向计划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的机构传达监管期望和提供指引,并让监管部门收集“沙盒”参与者对拟议监管要求的意见,以确保制度的设计切合监管目标。“沙盒”的参与者可以测试预期业务模式的可行性,并可以直接与香港金管局沟通及了解如何遵守未来的监管要求。

进入“沙盒”的资格与“沙盒”的测试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表示,香港金管局没有为“沙盒”参与者的数目设定上限。考虑到稳定币的特性和拟议监管要求,金管局对参与这次“沙盒”设定了特定要求,包括申请者需要证明他们有真实意愿和合理计划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就参与“沙盒”已有具体计划,以及能够符合拟议监管要求的合理预期。金管局将考虑一系列因素例如申请者提出的应用场景、价格稳定机制、储备资产管理、对使用者的保障等,以评估其申请,在过程中亦会与申请者保持沟通。

此外,“沙盒”的测试是在有限范围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例如会限制用户数量和稳定币发行量,于起步阶段亦不会涉及使用客户或公众的资金。视乎参与者的方案及测试的进展,金管局可以适当调整“沙盒”的设计场境和应用范围。

“我们期望参与者透过“沙盒”展示可行的稳定币发行流程、稳健的内部管控制度以管理主要运作范畴包括洗钱的风险,以及采用适当的措施以保障用户的权益。金管局亦会根据测试过程取得的经验和反馈,制定各个运作范畴的良好做法,从而提高日后监管效率和成效。”陈维民指出。

陈维民还透露,“沙盒”参与者需要遵守相关的条款和规定,金管局可以在出现任何不符合“沙盒”要求的情况下,终止参与者的资格。需要强调的是,成功成为“沙盒”参与者并不代表获得金管局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任何认可或监管,日后有意申请牌照的“沙盒”参与者仍须根据将来实施的监管制度向金管局另行提交申请。

提防虚拟资产骗局

香港金管局指出,已经留意到近年涉及虚拟资产的骗案数字有上升的趋势。为了避免有骗徒鱼目混珠,申请者在获准进入“沙盒”前不应向外公布其申请状况,而获准进入“沙盒”的参与者需要先征得金管局同意才可以对外宣布。

金管局会在网站公布和适时更新“沙盒”参与者的名单,方便市民了解“沙盒”最新的参与情况。如果出现怀疑虚假或有误导性质的公告,金管局可能会转介至执法机关跟进,并会透过各种渠道通知公众。

金管局提醒市民,虚拟资产属于风险较高的产品,在进行相关投资前,必须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深入了解有关虚拟资产的性质及风险,谨慎地作出投资决定。市民亦需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告(特别是那些所谓“专家”的投资贴士)或下载来历不明的应用程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晓翀

评论